俄乌和谈新进展!俄罗斯愿重返谈判桌,伊斯坦布尔成和平焦点

2025-11-24 23:19:54 196

伊斯坦布尔这座城,有点意思。它横跨欧亚,卡着黑海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个四战之地,也是个谈判的好地方。

2022年11月12日,俄罗斯驻土耳其的临时代办阿列克谢·伊万诺夫,通过塔斯社向全世界放了个话。

他说,莫斯科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跟乌克兰直接坐下来聊聊。

消息一出,全球媒体的目光,齐刷刷地又投向了伊斯坦布尔。

这地方确实不一般。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却没跟着大伙儿一块制裁俄罗斯。它前脚卖无人机给乌克兰,后脚就跟普京在能源上谈笑风生。

这种两边下注,谁也不得罪的本事,让土耳其成了俄乌之间一个绕不开的角色。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者看得透彻,土耳其凭借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关系,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冲突双方都还能信得过几分的中间人。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水道,俄乌的粮食和能源想出海,都得看土耳其的脸色。这种地缘上的硬实力,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伊万诺夫在喊话时,特意点名“伊斯坦布尔平台”,潜台词很清楚:要谈,就来这个双方都能感觉安全点的地方。

这声吆喝之所以动静大,是因为自打当年6月份,第二轮伊斯坦布尔谈判谈崩了之后,俄乌双方基本上就断了联系。

连交换战俘这种最基本的人道主义事情,都搞得磕磕绊绊。

现在俄罗斯主动伸出橄榄枝,不管真心假意,至少让僵局透出了一丝松动的可能。

土耳其也确实在中间办了不少实事。

比如那个《黑海谷物倡议》,一度缓解了全球的粮食价格恐慌,就是土耳其牵的头。2022年9月,它还联合沙特,促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俘交换。

那次换人,215名乌克兰士兵和55名俄罗斯军人,都是经由土耳其的手回到了各自的阵营。

泽连斯基2月份访问土耳其时,埃尔多安在雨里亲自为他撑伞的照片,更是被外界解读为两国关系铁的证明。

但话说回来,俄罗斯这回的“诚意”,是带着前置条件的。

伊万诺夫嘴上抱怨,说他们之前提过好些“建设性”的倡议,比如搞三个线上工作组专门解决具体问题,结果乌克兰那边一直没个响儿。

这话听着是怪乌克兰不给面子,可反过来想,要是条件真那么有“建设性”,基辅能不搭理吗?

想搞清楚这事儿,就得翻翻当年5月那场闭门谈判的旧账。

当时在伊斯坦布尔,俄方代表直接把停火条件拍在了桌上,核心就两条: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已经占了的地盘;乌克兰给俄罗斯赔钱。

这条件一出来,国际媒体就说,这跟漫天要价没区别,根本没法谈。

到了6月,俄罗斯递交的停火“备忘录”就更具体了。

他们不但坚持要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个州归俄罗斯,还要求乌克兰保证中立,限制自己的军队,甚至得重新搞一次总统大选。

这等于是在说,你不仅得割地赔款,还得自废武功,连家里的事儿都得听我的。

乌克兰那边当然不可能答应。

他们的底线从始至终都很清楚:想谈可以,先无条件停火30天。而且领土问题没得商量,必须恢复到1991年的边界。

说白了,就是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你得原封不动地还回来。

11月12日,俄方刚表完态,乌克兰外交部紧跟着就回应了,说至少在年底前,不会跟俄罗斯谈判,理由是谈也谈不出个所以然。

俄罗斯外交部的扎哈罗娃立马就怼了回去,说这恰恰证明了乌克兰压根儿就没有和平的念头。她还顺带吐槽,双方之前说好要交换1200名战俘,到现在连三成都不到。

症结就在这儿。双方的要价,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俄罗斯想把吃进嘴里的肉合法化,乌克兰则坚持一寸土地都不能少。这棋,没法下。

就连普京自己,7月份还说有可能回到“伊斯坦布尔协议”的框架下,可一转头又添了新条件。这种反反复复,也让外界摸不清他到底是真想停,还是想用谈判拖延时间。

俄罗斯之所以现在又松口,多少有点现实的压力。

仗打到这个份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虽然靠着亚洲市场撑着,但西方制裁的后劲儿正一点点上来,军费开销更是个无底洞。

美国那边的风向也在变。特朗普可能重新上台的消息,让俄乌心里都没底。毕竟谁也说不准新政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主动在外交上做点文章,总比被动挨打强。

乌克兰的日子也不好过。

美欧的援助不像一开始那么爽快了,眼看冬天来了,能源供应又是个大难题,前线的伤亡数字也在一天天增加。

但泽连斯基政府现在是骑虎难下。要是在领土问题上松口,国内的民意立马就能把他掀翻。所以哪怕明知山有虎,也只能硬着头皮,把“领土完整”的调子唱到底。

这种时候,土耳其就显得更重要了。

埃尔多安在11月13日也表了态,说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俄乌之间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的学者梅拉尔说得一针见血:“不管这事儿最后成不成,土耳其都是赢家。”

能让两个死对头都给自己几分面子,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玩得风生水起,安卡拉手里的牌确实越来越重了。

当然,土耳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它出来调停,一方面是为了自家门口黑海的安宁。这片水域是它的贸易和能源生命线,打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另一方面,这也是提升自己地区影响力的绝佳机会,借着调停俄乌冲突,好向美欧要点别的实惠。

就像土耳其政治分析人士萨拉科格鲁说的,这背后是土耳其“重建独立外交力量”的野心。

真正尴尬的,是夹在中间的普通人。

乌克兰东部的老人,不知道这个冬天能不能安稳过去;俄罗斯的家庭,也在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曾经有3300万吨粮食通过《黑海谷物倡议》运往全球,让很多人免于饥饿,可这个协议在去年7月也停了。

和平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无数人柴米油盐的安稳日子。

说回到这次的谈判风声。得清醒点,俄罗斯的表态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从说到做,再到谈出个结果,路还长着呢。

毕竟,2022年3月那次,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差点就把和平协议签了,最后关头还是黄了。

伊斯坦布尔的门虽然开着,但门后通向哪里,谁也说不准。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