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曾收蒋介石为徒,晚年财产尽失,沦为扫大街的孤家寡人

2025-11-22 12:31:28 102

1953年,上海滩曾经的风云人物黄金荣,在家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消息一出,许多老百姓都拍手称快。

毕竟在普通人眼里,这个名字与罪恶和压迫紧密相连。

但谁能想到,这位曾经让官员都得低头的青帮大佬,最后会如此孤独地离世?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

总统也曾下跪

黄金荣的发家史,是从一个小小的巡捕开始的。

他凭着手腕和心计,在黑白两道间游刃有余,最终攀上了权力的顶峰。

当年的上海滩,但凡想做点事业的人,都得先来他这里拜码头。

就连后来名震一时的杜月笙,早年也是他门下的弟子。

杜月笙初到上海,正是投靠了黄金荣,凭借自己的机灵,才获得了赏识和发家的机会。

所以论起辈分,杜月笙见了黄金荣,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老师”。

即便后来杜月笙自立门户,与黄金荣分庭抗礼,但在公开场合,他始终给足了这位师傅面子。

而黄金荣的另一个徒弟,则更具戏剧性,他就是蒋介石。

1947年,黄金荣80大寿,场面盛大至极。

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黑道白道,无一不来登门祝寿。

可最重量级的“贵宾”,却在寿宴过了三天才姗姗来迟。

来者,正是时任国民政府总统的蒋介石。

其实蒋介石要来,黄金荣早就接到了其秘书陈布雷的电话。

他早已打点好一切,带着家眷在黄家花园门口恭候。

当蒋介石身穿蓝袍黑褂从专车上下来,快步上前紧握黄金荣的双手,连声道着“来晚了”。

黄金荣受宠若惊,连说“不敢当”。

更让他没想到的还在后面。

进入黄家花园后,蒋介石竟对着他“扑通”一声跪下,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跪,把黄金荣的思绪拉回了二十年代初。

那时的蒋介石,在上海搞投机生意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为了躲债,走投无路的他,托人给黄金荣递上拜师帖,成了黄金荣的门徒。

黄金荣收下这个徒弟后,很是讲义气。

他亲自出面,对着蒋介石的债主们只说一句话:要钱,找我黄金荣。

就这样,蒋介石的债务一笔勾销。

后来,还是黄金荣给了他200大洋,让他去广州闯荡。

可以说,没有黄金荣,就没有后来的蒋介石。

大佬的黄昏抉择

时间来到1949年,上海的天,要变了。

杜月笙找到黄金荣,商量去向。国民党大势已去,他们这些人的靠山没了。

杜月笙准备去香港,黄金荣却摇了摇头。

“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没几年活头,家产都在上海,就让我死在上海吧。”

杜月笙还想劝他,担心留下没有好下场。

黄金荣叹了口气:“日本人打上海的时候我都没走,这次也准备好了。”

给他吃下定心丸的,是同乡杨虎。

杨虎本是国民党高官,但在上海解放前夕看清时局,站到了人民这边,之后并未被追究。

他私下告诉黄金荣,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大概率能既往不咎。

就这样,师徒二人一别,再未相见。

而黄金荣的夫人李志清,却不想坐以待毙。

在上海解放前,她卷走了几个亿的家产,独自一人跑去了台湾,留给黄金荣一个空壳子。

扫大街的黑帮老大

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黄金荣关起门来,过着抽大烟、赌博的日子。

他觉得,自己八十多岁了,无非是享受一天算一天。

他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于是写下《悔过书》,以求宽大处理。

但人民群众的愤怒,不是一纸悔过书就能平息的。

许多人上书请愿,要求处决这个恶贯满盈的黑帮头子。

1951年,随着镇反运动的展开,群众的呼声愈发高涨。

上海市政府决定,必须让黄金荣拿出实际行动来。

于是,在家待了两年的黄金荣,重新走上了街头。

没有跟班,没有仆人,只有警察在旁。

他手里,拎着一把扫帚。

扫大街的地点,就在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产业——“大世界”娱乐中心的大门口。

昔日的黑帮大佬,如今成了扫地老翁。

上海市民闻讯,纷纷前来围观,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但黄金荣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面对无数双眼睛,他表现得还算从容。

有记者赶来,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照片上的他,穿着朴素棉衣,手拿扫帚,神情落寞,再也看不出往日的威风。

对黄金荣来说,扫大街而不是吃枪子,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结语

扫了几天大街后,因身体状况太差,政府允许他回家休养。

两年后,黄金荣在家中病逝。

据说,远在海峡对岸的蒋介石听到他扫大街的消息后,也不禁感叹:“陈毅果真厉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帮的时代彻底落幕。

黄金荣这个名字,连同他的辉煌与罪恶,都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旧时代里,最终被人们唾弃和遗忘。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