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暂停援助乌克兰,特朗普未察觉?幕后操控者露面

2025-07-21 09:58:19 178

文章里的所有内容都是有可靠来源支撑的,后面会详细说明。

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美国政府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俄乌战局也呈现出同样的不可预料性。

之前,特朗普多次表达对泽连斯基的不满情绪,现在美国政府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早已让人觉得不意外。不过,仔细一琢磨,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甚至还涉及到了中国……

一纸命令搅乱高层,特朗普震怒

7月1日这一天,美国放出消息,准备暂停向乌克兰输送军事物资,像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拦截弹、155毫米口径的炮弹、手提式反无人机装备,这些都被五角大楼静悄悄地按下了暂停键。

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消息一传出来的当天,特朗普正乘坐“空军一号”赶去俄亥俄州拉选票。

当有人问他“是不是知道暂停援乌的指令”的时候,这位一向以强硬著称的总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在镜头前反问记者:“我不知道,你要是知道的话,也可以告诉我呀?”

调查过后,这才明白,原来这回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就是国防部长赫格塞斯。

他亲自签了个命令,暂停了几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而在实际操作时,没有得到总统的批准,也没通知国务院,更没有告诉国会相关委员会,就这么直接搞定了。

特朗普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马要求把援助给恢复了,还在当天深夜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亲口保证“美国不会中断重要的防御帮手”。

可这通电话背后的猫腻也显现出来了,他跟自个挑的国防部长,意见上越来越合不到一块儿。

消息人士讲,赫格塞思能敢“单飞”,主要是因为他身后靠着“靠山”——五角大楼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和国防战略规划的负责人史蒂夫·范伯格。

他们坚持“亚洲优先”的方针,对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保持疑虑,担心把太多资源投入欧洲会影响美国在印太地区对抗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

这类争执以前也碰过,可这回可真算是最火药味十足的一次。

军援叫停,不只是“误会”

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内部协调的事儿,实际上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赫格塞思暂停的,是一批已经调拨完毕、集结到位、即将运出的武器,这些东西的去留,可说直接关系到乌克兰防空系统在夏季能不能扛得住。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次行动跳过了国家安全会议的核心团队,国务卿鲁比奥、国家安全顾问,还有驻乌克兰的特使,甚至连国防委员会的联络员都没被牵扯进去。

换句话说,这不单纯是个疏忽,而是一场带有明确立场、经过谋划的决策,背后则隐藏着特朗普政府内部路线纷争的冰山一角。

特朗普嘴上经常数落国外花钱多,但一碰到乌克兰,他的态度总给人摸不着头脑。

他跟北约几个小伙伴聊天时,没少念叨自己对普京这人已经快失去耐心了,特别是眼看着俄军最近春季动作加码,老百姓受苦更多,美国也只能无奈地给点最基本的支援。

在赫格塞思阵营看来,这一点是不容忍的。他们觉得,现在正是收紧欧洲、加大亚洲投入的好时候。

赫格塞思自己在团队内部的材料里明说过:咱们不可能同时顶住三线开打。亚洲才是真正的下一步,乌克兰那边可不是我们的重头戏。

旧账重提

这已经不是赫格塞思第一次摆弄“越界行为”了。

到了2025年4月的时候,他用加密聊天软件,曾把三月份有关美军在中东行动的最新情报转发给私人群组,甚至还发给了家人。

里头包括战斗机具体啥时候起飞、配备哪种导弹、目标藏在哪些位置这些特别关键的内容,差点儿闹出大乱子,惹出一场外交风波。虽然这事后来让内部给摆平了,可五角大楼的威信啊,可是狠狠栽了个跟头。

这波暂停对乌克兰的支援,不少圈内人都觉得算是“第二回大失算”了。

消息一传出,白宫幕僚们马上就会启动危机应对机制,临时向国会做个说明,想要安抚乌克兰的外交团队,可以是晚了。

华盛顿的外交圈、军方以及共和党里的鹰派们,都在暗中打听一句:他还能撑多久?

不过,暂停对乌的援助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个孤立的小事,但其实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早就有安排了。

更大的剧本

就在暂停援乌72小时后,美国国防部开了一场没告诉外头的战略会,讨论的重点是全军集中在印太地区部署,重新审视西太平洋的威慑体系。

等战略会一开完,美国就赶忙往关岛、菲律宾吕宋岛、澳大利亚北部港口调集远程雷达、预警机中队和快速反应部队,还放话说AUKUS框架下潜艇转移的速度要提上日程了。

科尔比一手推动的“亚洲优先战略”眼下是真的在照着剧本落地了,至于乌克兰那边要是守不住,很多人认为这么点代价也还行,认了。

五角大楼的一位分析官员直言不讳地说:要是非得做选择的话,咱们得把重点放在遏制中国上,而不能无限制地耗在乌克兰战场上。

这个看法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决策层的认同。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种战略调整,国会内一些民主党议员已经公开呼吁对赫格塞思进行追责,还要调查是不是有什么政治算计在里面。

在共和党内部,分成了“支持乌克兰派”和“怀疑欧洲派”,很多东欧盟友都发来了外交照会,想问问美国到底是不是改变了政策。

至于乌克兰,那真是一直在拼死作战呢。

基辅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态:爱国者导弹不是用来做政治交易的工具,而是保护生命的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在接受BBC采访时少见地表达了不满:“要是朋友之间不能真诚相待,那我们怎么抵挡得住入侵呢?”

为什么特朗普不动他?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赫格塞思摔了那么多次跟出事似的,还能稳稳当当地当上国防部长,背后可能还是得讲讲特朗普那套“用人之道”。

从一开始的任期起,特朗普就晓得那些“专业官僚”会带来不少麻烦。

那会儿白宫的高层人物,像弗林、博尔顿、塞申斯、麦克马斯特……一个比一个不是被查,就是突然跳出来写书把白宫搞得七零八落。

到了第二任期,他干脆换了招人套路:忠诚放第一,能力排第二。

赫格塞思就是这样的例子,人家啥都能听指挥,老板让干啥就干啥,还从不在媒体上乱说话,更别提去国会做证的时候把上司给供出来。这种人吧,只要外面没闹出啥大乱子,老板都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个前白宫幕僚直接说:赫格塞思的身份就是充当特朗普抗压的“防火墙”,一旦出了啥大的事,就会撇清关系,马上把她踢出去。

结语

这次暂停军援的事件,是赫格塞思擅自主张的行为,还是“用试探代替声明”的策略在传递信号?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前美国的对外政策,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分裂和撕扯。

从乌克兰的战事前线到南海的紧张局势,从白宫椭圆办公室到五角大楼的会议桌上,新的权力关系正在逐步调整和拼搏。

而特朗普,虽然仍站在高位,但越来越像那个被动的“最终知道情况的人”。

当这条权力的链子一松动,哪怕是个别人的单飞,也都像是地震前的预警信号。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