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对外放话,说还没拿到美国提出的新停火计划副本,但愿意认真考虑,背后藏着一步精心计算的棋

2025-10-10 02:57:08 70

哈马斯抛出的“放人换终战”策略,把中东停火谈判推向了新的十字路口。 塔希尔·努努那句“还没拿到计划副本但愿意认真考虑”的表态,背后藏着一步精心计算的棋——用620名人质的安全回归,换取以色列全面撤军和战争彻底结束。 这场博弈里,人命成了最重的筹码。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并肩站立时公布的“20点计划”,看似为和平打开了大门。 计划要求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同步撤军并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但硝烟并未散去——就在协议公布的同一时间,以色列国防军仍在加沙城扩大军事行动,24小时内导致50人死亡、184人受伤。

哈马斯的妥协姿态背后藏着明确底线。 他们同意组建技术官僚管理的临时行政机构,甚至不坚持掌权,但坚决拒绝解除武装。 武器问题被他们直接与巴勒斯坦建国梦想绑定,这意味着放下武器等同于放弃政治资本。

以色列的回应同样强硬。 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如果哈马斯拒绝“20点计划”,以色列将“自行完成既定目标”。 总理办公室提出的五个条件中,“解除哈马斯武装”和“以色列对加沙的安全控制”两条,几乎与哈马斯的核心诉求正面冲突。

谈判桌下的暗流同样汹涌。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突然宣布与两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失联”,这一意外事件给谈判增添了变数。 他们要求以军暂停空袭以便寻人,但以色列的回应是继续进攻。

领导层变动也让哈马斯的谈判立场更趋强硬。叶海亚·辛瓦尔接替遭暗杀的哈尼亚成为新任政治局领导人。 这位以“铁腕”著称的新领导人与卡桑旅关系紧密,他的上位预示着哈马斯可能在军事抵抗与政治妥协间选择更艰难的中间道路。

加沙地面的现实比谈判桌上的博弈更加残酷。 冲突至今已造成超6.6万巴勒斯坦人死亡,60%建筑物遭破坏。 这些数字背后是230万人面临的生存危机,而停火协议能否带来实质改变,仍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安全保障”与“主权尊严”之间找到平衡点。

美国试图以“国际稳定部队”部署实现加沙非军事化,但哈马斯视武装抵抗为合法权利。 这种根本分歧让临时停火容易,持久和平却难。 就连特朗普也承认,若哈马斯拒绝方案,美国将“全力支持”以色列继续军事行动。

谈判进程中的人道主义交换曾是亮点。 哈马斯曾同意释放34名被扣押人员,这是冲突中少见的共识时刻。 但随后谈判多次陷入僵局,哈马斯一度暂停谈判,指责以色列阻挠进程。

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国内压力同样巨大。 数千名抗议者聚集在其官邸外,高呼“军事压力将会导致被扣押人员死亡”。这种声音与政府坚持的“彻底消灭哈马斯”目标形成拉扯,让以色列的谈判立场充满矛盾。

临时治理方案成为可能的突破口。 埃及提议组建由技术专家主导的临时委员会,哈马斯已表态支持。 这种安排既满足以色列要求哈马斯不参与治理的条件,又为巴勒斯坦各派共治留下空间。

但最难解的结仍是武装力量归属。 哈马斯发言人明确表示抵抗力量从加沙撤走或解除武装是“不可接受的”。 而以色列坚持加沙非军事化,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如同平行线。

特朗普的“20点计划”将矛盾直接抛给哈马斯——接受意味着放弃武装参与治理的可能,拒绝则面临更猛烈军事打击。 这道选择题背后,是加沙230万人的命运。

恒盛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