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速要“变大变快”!2028年建成扩容版

2025-10-07 20:33:47 80

提到成渝高速,四川、重庆的老司机都不陌生——它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1995年通车至今已经超过30年。这30年里,它就像一条“经济纽带”,把成都和重庆紧紧连在一起,不管是拉货的卡车、跑长途的客车,还是老百姓自驾往返,都离不开它,为两地的经济发展帮了大忙。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条“老高速”越来越跟不上需求了。现在走成渝高速,不少人都会吐槽:路面坑坑洼洼,有时候还得绕着补丁走;路上弯多、坡也陡,开起来又慢又累;而且限速严格,明明是高速,却经常跑不起来。甚至有些路段,体验还不如旁边的普通公路。也正因如此,大家盼了很久的“成渝高速扩容工程”,终于要全面施工了,预计2028年就能建成通车。

先说说为啥非要给成渝高速“扩容”——核心就是“老高速”已经“扛不住”了。

成渝高速刚通车的时候,西南地区的汽车保有量还不多,每天跑在上面的车也就几千辆。可现在不一样了,成都和重庆都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两地之间的人员往来、货物运输越来越频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成渝高速日均车流量早就突破了3万辆,高峰的时候能达到5万辆以上,相当于每天有一支“汽车长龙”堵在上面。

更让人头疼的是它的“先天不足”。30年前修高速,技术和规划理念都和现在不一样。成渝高速为了绕开山地,设计了很多弯道,有些路段的转弯半径特别小,大车开过去得小心翼翼;还有不少上下坡路段,货车爬坡时速度只能降到40公里/小时,后面的车只能跟着堵。再加上这么多年的磨损,路面出现了裂缝、沉降,虽然经常修修补补,但治标不治本,跑起来又颠簸又费油。

而且它的车道也不够用。最初成渝高速只有双向4车道,后来部分路段扩到了6车道,但面对越来越多的车,还是不够。尤其是节假日,从成都到重庆原本只要3个多小时的路程,经常要堵到5、6个小时,不少司机宁愿绕远路走其他高速,也不想挤成渝高速。所以,扩容不仅是“加宽车道”,更是要解决“弯多、坡陡、路旧”的问题,让这条“老高速”重新变快。

再看看这次扩容工程要怎么干,简单说就是“三改”:改宽、改直、改新。

首先是“改宽”。这次扩容会把原来的双向4车道、6车道,全线升级成双向8车道,有些车流量特别大的路段,还会预留拓宽的空间。车道多了,就能把货车和小车分开走,比如最外侧车道给货车,内侧车道给小车,这样就不会出现“小车跟在货车后面慢慢爬”的情况,通行效率能提高不少。

然后是“改直”。施工方会对原来的急弯、陡坡路段进行优化,比如把小半径弯道改成大半径弯道,让车子能开得更稳、更快;把陡坡路段的坡度降低,货车爬坡不用再“龟速前进”。虽然改直会让部分路段的长度稍微增加一点,但能大幅提升行车安全和速度,算下来反而能节省时间。

最后是“改新”。这次会彻底翻新路面,用更耐用的沥青材料,不仅跑起来更平稳,还能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会完善配套设施,比如增加应急车道的宽度,方便故障车辆停靠;安装更智能的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流量,一旦发生事故能快速疏导;还会在沿线增加服务区、充电桩,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加油排队的问题。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通行费会不会涨”。虽然目前官方还没公布具体的收费标准,但从以往的高速扩容经验来看,通行费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方面,扩容工程的投资不小,据估算这次成渝高速扩容总投资会超过200亿元,收回成本需要一定的收费支撑;另一方面,升级后的高速变成了双向8车道,路面更宽、设施更新,服务水平提高了,收费标准相应调整也符合行业惯例。

当然,具体涨多少还要等官方通知,而且大概率会举行听证会,听取老百姓和企业的意见。对经常跑这条线的货车司机来说,虽然通行费可能涨了,但车道宽了、不堵车了,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燃油成本,算下来可能反而更划算;对自驾游客来说,走起来更顺畅、更安全,不用再担心堵在路上,体验感会好很多。

2028年扩容完成后,成渝高速会变成什么样?预计到时候从成都到重庆,最快只要2个半小时就能到,比现在缩短1个多小时;日均通行能力能提升到8万辆,就算是节假日也不容易堵车;而且路面平整、设施齐全,跑起来又快又舒服。

更重要的是,这条“新成渝高速”还能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比如资阳、内江、永川这些夹在成都和重庆之间的城市,以后到两座大城市的时间更短了,能更好地承接成都、重庆的产业转移,比如把工厂建在沿线,货物通过高速快速运到两地;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人到沿线城市旅游、定居,带动当地的经济活力。

总的来说,成渝高速扩容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彻底的“升级改造”。虽然要等几年才能建成,通行费可能也会涨一点,但从长远来看,它能让成都和重庆的联系更紧密,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让货物运输更快捷,对整个成渝地区的发展都是件大好事。

恒盛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