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这3项费用说啥都别交!一旦不慎支付,报警也难再收回!

2025-07-29 16:27:16 179

"大哥您看这车多气派,贷款买还能享受贴息!"销售小张满脸堆笑地搓着手,眼角余光扫过客户捏紧的合同书。王建军盯着报价单上突然多出的"金融服务费"一栏,手指不自觉地敲起了桌面——这已经是第三家4S店跟他玩这套把戏了。

去年老邻居李婶买车时就吃过哑巴亏。明明谈好二十万落地价,签合同时硬被塞了八千六的"PDI检测费"。老太太当时被展厅的空调吹得头晕,迷迷糊糊就签了字,回家让儿子上网一查,敢情这检测费早被商务部明令禁止收取。"这不就是给新车洗个澡的钱吗?"李婶气得在业主群里连发六十秒语音,最后愣是带着市场监管局的同志上门才要回这笔冤枉钱。

金融服务费的猫腻最深。某合资品牌4S店的离职销售透露,他们每办成单贷款就能提成手续费的三成。有回店里来了个搞财务的小伙子,当场拆穿把戏:"银行放贷流程我熟得很,你们不就是盖俩章的事?"结果经理马上变脸,当场就把这笔费用抹了。可要是遇上不懂行的顾客,这笔钱能从贷款额的3%一直宰到8%,三十万的车贷能刮走两万四,都够再买辆二手摩托了。

出库费更是荒诞得离谱。河北某汽车物流园的工作人员私下说,整车出库的调度成本早就摊在车价里了。有家日系4S店玩得更绝,把新车停在两公里外的仓库,非要收两千八"远程出库费"。直到有个较真的律师顾客调出停车场监控,发现那仓库根本就是虚构的,这才揭穿这场自导自演的收费大戏。

验车上牌环节的水更深。北京朝阳区某车管所附近的黄牛,明目张胆在4S店驻点收"加急服务费"。其实现在手机APP预约验车,全套流程跑下来不到两小时。偏偏有些销售把这事说得比登天还难,吓得顾客乖乖掏八百到一千二的"跑腿费"。上个月有个程序员不信邪,自己带着材料去车管所,发现全程都有志愿者引导,最后只花了百来块工本费。

最气人的是这些套路往往打配合战。郑州的孙女士上个月买车,先被收了三千六的"金融服务费",接着又是两千"出库费",临签合同又冒出个一千五的"临牌代办费"。她借口上厕所躲进洗手间查法规,出来直接打开手机录音,销售立马改口说这些都能商量。最后她换了一家明码标价的店,同样的车型省了小七千。

懂行的消费者现在都带着三件套进4S店:录音笔、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打印件、市场监管局的投诉电话快捷拨号。上海某维权律师分享了个狠招——谈价格时故意问:"这些附加费能开发票吗?"但凡对方支支吾吾的,百分百是违规收费。真有较真的顾客拿着偷录视频去税务局举报,最后连补税带罚款,让店家倒贴了好几万。

二手车市场这套路玩得更野。某平台评估师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家车商把十年前的库存车翻新,打着"经典复刻版"旗号卖,光"情怀增值费"就要加五万八。结果买家发现发动机编号和出厂日期对不上,闹到法院才把钱追回来。现在业内流传着句话:"合同上没写的费用,多一分都是智商税。"

银行的朋友透露,现在正规车贷利率透明得很。有些4S店忽悠顾客说"走银行渠道麻烦",其实是想把客户引到自家合作的金融公司,吃两边返点。浙江有位大学老师更绝,直接杀到银行信贷部办贷款,拿着批文来4S店全款提车,硬生生省下两万三的服务费,把销售经理脸都气绿了。

这些乱收费就像韭菜盒子里的虾皮,看着不起眼,攒多了能噎死人。市场监管部门去年公布的案例里,有家店给同款车设了六套收费标准,全款买比贷款买便宜,本地人买比外地人便宜,甚至穿西装去的比穿T恤的便宜。被查处时经理还振振有词:"这叫差异化服务!"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恒盛娱乐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