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首支奢侈税球队诞生!上海队豪掷八千万,主帅已接夺冠死命令

2025-11-21 19:14:52 71

当CBA的金元时代似乎随着疫情和工资帽的推行而逐渐退潮时,上海久事大鲨鱼却猛然踩下油门,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向整个联盟宣告:他们不仅要玩,还要玩最大的。

新赛季还没开打,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已经砸在了所有球迷的脸上——接近8000万人民币的球队总薪资,以及那份CBA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奢侈税(调节费)账单。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补强,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总冠军,而坐在牌桌对面,手心冒汗的,正是主教练卢伟。

这盘棋,上海男篮从休赛期的第一天就开始布局了。

他们的野心,从一开始就写在脸上。

休赛期市场上甚至一度传出,他们试图撬动联盟顶级3D锋线张镇麟,这个消息本身,无论真假,都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久事集团那颗不惜一切代价冲击顶峰的决心。

虽然这笔惊天交易最终未能成行,但大鲨鱼后续的操作,依旧让整个联盟为之侧目。

先看内援,稳住基本盘是第一要务。

用一份600万的顶薪合同续约“大王”王哲林,等于给球队的内线装上了“定海神针”。

王哲林在上海滩重获新生,他的存在就是球队战术体系的基石。

紧接着,又一笔600万顶薪砸向了刚刚进入自由市场的国内顶级锋线,这一下,彻底补上了球队最令人头疼的小前锋短板。

别忘了,球队里还有任骏威和刘铮这样年薪接近500万的老将,李弘权、罗汉琛这样的中坚力量也是400万级别的合同,再加上天赋满满的新秀李添荣。

这么一盘算,国内球员的薪资总额就已经直逼3800万。

单论纸面实力,这套本土阵容,已经完全有资本和传统的广厦、北京等豪强掰掰手腕。

但真正让上海队成为“全民公敌”的,是他们在外援市场的疯狂“钞能力”。

CBA公司规定的外援工资帽是425万美元,这本是给各队降本增效的“紧箍咒”,却成了上海队展示财力的舞台。

他们成了联盟历史上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需要缴纳外援调节费的球队。

我们来算一笔账,这笔“奢侈税”到底有多奢侈。

根据联盟规定,超出工资帽上限100万美元(含)以下的部分,调节费比例是50%;超出100万到200万的部分,比例是75%;而超出200万以上的部分,调节费比例更是高达恐怖的150%。

上海队是怎么做的?

他们先是留下了上赛季的最佳外援,场均能轰下25.6分11篮板4.2助攻的内线巨兽洛夫顿,合同据传为160万美元。

然后,为了应对像广厦的布朗、北京的琼斯、广东的萨姆纳这些顶级后场杀器,他们又一掷千金,签下了上赛季在山西队打出场均25.2分8次助攻的超级小外援古德温,合同价值150万美元。

还没完,他们还备了两个“后手”,前辽宁功勋外援弗格,以及NBA级别的内线屏障怀特塞德,这两人的合同金额加起来,估计也在200万美元左右。

这么一来,上海队新赛季四名外援的总工资,轻松突破了510万美元大关,超出工资帽85万美元。

按照50%的税率,他们需要向联盟额外缴纳4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万。

这300万,买不来一个球员,换不来一场胜利,它只有一个作用——向所有人证明,为了总冠军,上海队不差钱。

而这背后,站着的是注册资本高达250亿的上海久事集团,这家业务横跨投资、外贸、旅游的巨型国企,似乎想在体育版图上,也烙下自己的名字。

钱花出去了,阵容也组建了,现在,所有的聚光灯和压力,都聚焦到了一个人身上——主教练卢伟。

他手里现在捏着一副什么样的牌?

内线有王哲林和怀特塞德的“双塔”,锋线上有国手级的3D尖兵和经验丰富的老将,后场则由古德温和弗格两位风格迥异的超级外援领衔,替补席上还坐着一众实力不俗的轮换。

这套阵容,要高度有高度,要速度有速度,要经验有经验,要冲击力有冲击力,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短板。

可篮球从来不是简单的纸面实力叠加。

如何调配四名外援的出场时间?

如何平衡王哲林和怀特塞德在内线的球权?

当古德温需要持球大包大揽时,国内球员如何适应无球角色?

这些幸福的烦恼,现在都成了卢伟面前最棘手的考题。

他就像一个拿到了满级账号的玩家,但凡打不出匹配这个账号的战绩,那问题就一定出在操作者身上。

8000万的投入,CBA历史第一的奢侈税账单,这一切都化作了一句无声的命令:必须夺冠。

对于上海队的管理层和球迷来说,新赛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奥布莱恩杯。

任何其他的成绩,无论是四强还是亚军,都意味着失败。

对卢伟而言,这更是一场无法后退的决战。

他手中的牌,是无数教练梦寐以求的“王炸”,但如果这手王炸最终没能炸响,没能为上海带来那座梦寐以求的总冠军奖杯,那么等待他的,恐怕就只有“下课”这一条路了。

这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银河战舰,究竟是会一飞冲天,还是会成为CBA历史上最昂贵的笑话?

赛季大幕即将拉开,答案,就在卢伟的手里。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