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跌引热议,年轻人直呼结不起,更不敢生孩子了
2025-11-20 08:59:19 137
得,又来了。
那串冰冷的数字,每年都跟大姨妈一样准时,甚至更准时,雷打不动地糊你一脸。什么结婚率新低,生育率跌破眼镜,老龄化油门踩到底。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觉得有点黑色幽默。一帮专家学者,对着一堆曲线图,愁眉苦脸,分析得头头是道,什么TFR、什么抚养比,专业名词一套一套的,搞得好像在解剖什么外星生物。
我说,至于吗?
这事儿有那么复杂吗?需要动用那么多高级模型和算法?
要我说,你甭管什么宏大叙事,也别扯那些云山雾罩的经济学理论。你就把自己,一个活生生的人,扔到眼下这个环境里,然后摸着良心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婚,我结得起吗?这孩子,我生下来图个啥?”
你但凡犹豫了三秒钟,这事儿的答案,就比任何一份上万字的研究报告都来得真实。
那串刷屏的数字,根本不是什么“人口危机”的预警。
它不是警钟。
它是丧钟敲响之后的回音。它不是问题,它是答案。是无数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用自己的人生,默默投出的一张反对票。
你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的吊诡之处在哪儿?
在于我们讨论它的时候,总喜欢把它当成一个“国家”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仿佛这事儿跟每个人的具体生活,隔着一层毛玻璃。
错了。大错特错。
人口问题,从来就不是个宏观问题,它恰恰是无数个微观选择的集合。它是一个最最最个人化,最最最自私的决策。
说白了,生孩子这事儿,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希望”的投资。
我对我自己的未来有希望,我相信我能过得更好,我才会考虑,把另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让他分享我的希望。
现在你再看看周围。
一个大学毕业生,揣着简历在人才市场里被挤成相片,好不容易找到份工,起薪五六千,通勤两小时,“996”是福报,能准点下班就算中了彩票。他那点工资,刨去房租水电交通,再跟朋友吃两顿饭,能剩下几个子儿?
他自己活得像根被两头点燃的蜡烛,疲于奔命。你跟他谈“为了民族未来,生个孩子吧”,他可能都懒得骂你,只会觉得你这人脑子有点不正常。
这还只是第一关。
好,就算他拼了命,成了家,准备要孩子了。你猜怎么着?真正的“氪金游戏”才刚刚开始。
从产检到出生,从奶粉到尿布,从早教班到学区房,哪一样不是拿钱堆出来的?网上那些段子,说养个孩子到成年,一线城市奔着两三百万去,你以为是开玩笑?那是血淋淋的现实。
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一边把生育的成本无限拔高,搞得像个奢侈品;另一边,又在道德上,把生育定义成一种“义务”和“标配”。
这就拧巴了。
这就好比一家餐厅,菜单上的菜贵得离谱,食材还未必新鲜,服务员态度也爱答不理,但门口却挂着个大牌子:“进店不消费,你就是孙子”。
你说,你是进去当“孙子”,还是扭头就走?
这届年轻人,选择了扭头就走。
他们不是傻,恰恰是太精明了。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彻底活在“投入产出比”逻辑里的人。
上一辈人为啥还能生?
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孩子是“生产资料”。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是未来的保障,是养老的依靠。那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现在呢?
孩子成了“奢侈消费品”。从他落地那一刻起,就是纯粹的、持续二十年的高额支出。至于回报?别闹了,他不啃老,能自己养活自己,你就得烧高香了。
所以你看,当结婚不再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的“经济合作社”,而变成了一场需要巨额启动资金(房子、车子、彩礼)的豪赌;当生孩子不再是延续香火的“家族任务”,而变成了一场耗尽心血和财富的“极限挑战”……
那张610.6万对的结婚证,和那954万张的出生证,背后折射出的,不是别的,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个体对宏大叙事的“非暴力不合作”。
我过得不好,我没有希望,我凭什么要让我的孩子,再来我这糟糕的人生里走一遭?
这是一种极其朴素,甚至有点悲壮的人道主义。
再说说老龄化。
这事儿更好玩。我们总在担心,以后老人多了,年轻人少了,养老金不够发了,谁来养我们?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这批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到底在养谁?
养的是我们的父母辈。
他们年轻时,为这个国家的建设付出了青春,他们的养老金,来源于我们这一代的缴纳。这叫代际反哺,天经地义。
可问题是,等我们老了,谁来养我们?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等我们这批八零后、九零后退休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年轻人要养好几个老人。这现实吗?这根弦,早晚要崩断。
所以,你看懂了吗?
我们这一代人,就像三明治中间那片火腿。
往前看,我们要为父辈的养老买单;往后看,我们指望不上下一代为我们养老。我们不仅要养老板,养公司,养家庭,我们还要养上一代,最后发现,没人养我们。
我们成了这个伟大转型时代里,那一代被牺牲的“耗材”。
在这种“人肉干电池”的自我认知下,你让他再去生产“小电池”,他会觉得这是一种近乎残忍的复制。
至于那些政策,什么发几百块补贴,什么个税抵扣多一千,恕我直言,那不叫政策,那叫姿态。
这就好比一个人快渴死了,你在他面前用滴管滴了两滴水。除了让他更绝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法国为啥能把生育率稳在1.8?人家是真金白银地砸!免费的、高质量的公立托儿所遍地开花,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免费,生孩子越多,交的税越少,福利补贴拿到手软。
人家是把“生孩子”这件事,从一个家庭的“私事”,真正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公事”。成本,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我们呢?
我们是把所有压力,都压给了那个最小的单元——家庭,尤其是女性。
一边催着你生,一边又在就业市场上歧视有孩子的女性。一边鼓励你多生,一边又拿不出像样的、普惠的公共托育服务。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逻辑,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别再对着那几条曲线唉声叹息了。
那不是曲线,那是无数个体的命运轨迹汇集而成的河流。这条河之所以改道,不是因为河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沿途的土壤、气候、整个生态全都变了。
当生存的尊严感和对未来的希望感,成为一种稀缺品的时候,繁衍的本能就会自动让位于求生的本能。
这不需要经济学家来论证,这是写在基因里的代码。
中国未来的命运如何?
我不知道。这盘棋太大了,没人能看到结局。也许我们能像某些专家预测的那样,靠着技术爆炸、人工智能,抵消掉劳动力不足的劣势。也许我们能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生存模式。
但有一点我很确定。
想让河水回到原来的河道,光靠在下游筑坝是没用的。你得去上游,去源头,去改造那片它赖以为生的土壤。
你得让那片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让每一棵长在上面努力向上的小草,都能看到阳光,都能感受到风雨之后的甘露。
你得让“希望”这个词,重新变回一个触手可及的日常,而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
这事儿,比单纯讨论生几个孩子,要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好了,话就说到这儿。有点丧,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这事儿,你怎么咂摸这个味儿?评论区里碰一碰。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
1.“豪密”传奇故事来了!红色舞剧《蓝色裙摆》巡演在重庆启动
- 1

- “豪密”传奇故事来了!红色舞剧《蓝色裙摆》巡演在重庆启动
- 2025-07-10
- 1
-
2.米兰体育报: 汉密尔顿与法拉利的合作可谓彻底失败
- 2

- 米兰体育报: 汉密尔顿与法拉利的合作可谓彻底失败
- 2025-08-06
- 2
-
3.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简述!
- 3

- 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简述!
- 2025-07-29
- 3
-
4.TVB第四代花旦, 有人绯闻缠身被迫隐退, 也有人拼三胎不亦
- 4

- TVB第四代花旦, 有人绯闻缠身被迫隐退, 也有人拼三胎不亦
- 2025-09-03
- 4
-
5.感觉生活停滞不前的时候,试试这5个小方法获得能量
- 5

- 感觉生活停滞不前的时候,试试这5个小方法获得能量
- 2025-07-02
- 5
-
6.今日澳菛生肖怎么? 今晚十二生肖精准运势号码, 提前公开
- 6

- 今日澳菛生肖怎么? 今晚十二生肖精准运势号码, 提前公开
- 2025-08-10
- 6
-
7.英超积分榜: 曼城4球大胜暂登顶, 桑德兰、热刺皆3球取胜
- 7

- 英超积分榜: 曼城4球大胜暂登顶, 桑德兰、热刺皆3球取胜
- 2025-08-17
- 7
-
8.古力娜扎穿着白色居家服, 光着脚坐在地板上, 卷发披肩, 慵
- 8

- 古力娜扎穿着白色居家服, 光着脚坐在地板上, 卷发披肩, 慵
- 2025-08-05
- 8
-
9.世界排名第31!吴艳妮进世锦赛仍有机会?今年3大日本名将超越
- 9

- 世界排名第31!吴艳妮进世锦赛仍有机会?今年3大日本名将超越
- 2025-08-06
- 9
-
10.dd霜需要卸妆吗?适合敏感肌的卸妆膏
- 10

- dd霜需要卸妆吗?适合敏感肌的卸妆膏
- 2025-09-19
- 10
